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0:47 点击次数:79
2025 年 6 月 29 日上午,由首都图书馆与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联合主办的 “歌从天上来・内蒙古民歌赏读会” 在内蒙古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成功举办,新媒体平台同步线上直播。这场融合学术解读与艺术展演的文化盛宴,以 “草原、牧歌、传承” 为脉络,通过杨玉成教授的深度导赏与艺术家的现场演绎,让300余位现场观众和4万线上观众在音符中触摸到内蒙古民歌的千年脉络,成为北疆文化传播的重要实践。
内蒙古师范大学杨玉成教授作为导读导赏人,以《胡尔奇: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》等研究成果为基底,从游牧文明视角解析长调、短调、潮尔道等音乐形式的文化内涵。
展开剩余57%《天下黄河》以漫翰调独特韵律,串起黄河水的奔腾与蒙汉儿女的心声,一句一韵都是文化交融的注脚,把草原长调的辽阔与晋陕民歌的激昂烩成文化盛宴,听着像黄河水漫过草原又撞进山梁,稳稳的在旋律里拓出条 “文化交融的河” 。
在学术解读之外,演出以 11 组经典曲目构建起立体的音乐版图:奈热乐队女歌手都贵玛演绎的呼伦贝尔长调《辽阔的草原》如云朵飘荡,长调传承人额尔敦苏和的《鸿雁》以苍凉嗓音勾勒出牧人乡愁,国家级非遗潮尔道传承人唐吉斯的吟唱重现了草原先民的祭祀之声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五彩民谣呼伦贝尔民歌传承班的青年表演者,这群来自内蒙古艺术学院的传承人们,以“三少民族”民歌联唱、《幺呼尔》等作品展现非遗传承的青春力量。
此次赏读会不仅是一次艺术展演,更是非遗保护的创新探索。这场持续两小时的文化盛宴,以 “听得懂的学术、看得懂的艺术” 让内蒙古民歌突破地域边界。
供稿:党 办(人事科)
编辑:张 贤
初审:田 艳
复审:周虹利
终审:马文波
发布于:北京市